首页 > 时尚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崔氏与朱买臣》旧瓶装新酒

时尚 北京商报网 2018-09-07 10:14

 《崔氏与朱买臣》旧瓶装新酒

由蓬蒿剧场主办的第九届北京·南锣鼓巷戏剧节正在开展中,新编小剧场豫剧作为参演剧目于9月4日-6日在蓬蒿剧场上演,通过现代人的视角,对传统故事进行了新的诠释,借古喻今地反映了当代青年男女不同的爱情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自2000年小剧场京剧《马前泼水》成功上演以来,戏曲演出开始频繁走进小剧场。但在传统的京剧剧目《马前泼水》中,朱买臣休妻的故事堪称经典,在舞台演出中,崔氏常以好吃懒做、无理取闹、嫌贫爱富的泼妇形象示人,同样的题材还有昆曲《烂柯山》,这些戏曲作品中崔氏形象刻画都趋于单一,久而久之,观众对崔氏逼休原因也没有深入思考挖掘。但是放下被熟知的标签,舞台上的每一个人物都可以有新的解读,为展现传统豫剧表演的美学风格,反映当代不同新兴思想,新编小剧场豫剧《崔氏与朱买臣》由此应运而生。

该剧作讲述了闺中少女崔氏与穷书生朱买臣两情相悦,柳下私定终身。但不成想,朱买臣一心只顾读书丝毫不顾操持家业,久而久之引起崔氏不满。风雪之夜,崔氏逼朱买臣写下一纸休书,直到多年后朱买臣得官回乡,两人相见后的抉择难以言说。

在小剧场豫剧《崔氏与朱买臣》的导演饶骞看来,从“柳下定情”到“烂柯逼休”,再到最后的“破镜难圆”,其实崔氏一直掌握着爱情和婚姻的主动权。在剧中,崔氏有着自己跟朱买臣不一样的爱情观,而她为了维护自己的爱情观不惜做出和朱买臣不一样的选择,所以本剧重点在表现崔氏面对不同时期的朱买臣,自己对今后生活道路的抉择。

除了对故事与人物重新地诠释演绎,在演剧样式方面,还遵循了传统戏曲表演的美学风格,崔氏从闺中少女到家庭主妇,是一个接地气的角色,而昆曲适合才子佳人,京剧适合王侯将相,相较之下,豫剧发挥的空间相对更大一些,可以更立体地塑造崔氏与朱买臣两个人物形象。与此同时,豫剧这一节奏鲜明强烈、矛盾冲突尖锐,极具口语化的特点,使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更加紧贴老百姓的生活。而采用小剧场的演出方式,则能带给观众更多对于传统戏曲视觉与听觉的冲击,更符合大众追求探索实验性小剧场戏曲的多元化审美需求。

据了解,《崔氏与朱买臣》曾在中国戏曲学院“12·9戏曲节”当中获得“最佳编剧奖”、“优秀剧目奖”、“评审会大奖”等多个奖项。该剧制片人、编剧欧阳梦霞为戏曲文学创作专业研究生,曾创作戏剧作品《阎惜娇传》、《多鹤与小环》、《边城》、《思妻》、《马前泼水》,话剧作品《你快回来》、《侯宝林》等。

近年来,小剧场戏曲作品不断推陈出新,受到年轻观众的追捧。与传统戏曲演出相比,小剧场戏曲演出更多是现代文化和传统表演方式相结合,在传统和当代、古典和现代之间找到契合点。在从业者看来,与小剧场话剧一样,小剧场戏曲剧目也具有一定的实验性,主要包括剧目思想内涵上的探索和艺术呈现上的实验。但小剧场戏曲并不是要把戏曲引向更为小众的境地,相反,小剧场戏曲容易吸引年轻观众走进剧场。在小舞台、小音响的环境下,演员和观众的距离更近,台上的唱词、身段,甚至是演员的一个眼神在近距离的演出中都更容易打动观众。

但在行业人士看来,对传统剧目进行任何形式的改编与创新都要把握好度,不能脱离戏曲演出本身。一些过度改编,完全拆解戏曲架构的演出,是对传统戏曲表演的曲解。小剧场戏曲演出要对生活挖掘、解剖、表现,融入更多现代的内容,增添更多自我思考的内容,才能更好地吸引观众。

北京商报记者 王嘉敏 实习记者 穆慕

 

责任编辑: 3980SYN

责任编辑: 3980SYN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