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尚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传统弹弓术:玩具“变身”非遗技艺

时尚 北京商报网 2019-10-16 16:21

 

传统弹弓术:玩具“变身”非遗技艺

一提到弹弓,人们总会想起孩童时“打小鸟”所用的弹弓。弹弓是一项古老的技艺,我国早在原始社会的“三皇”时期就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弹弓。弹弓由弓与弹丸两部分组成,其中弓包括弓弦与弓弩,弹丸主要以胶泥制成。2005年,弹弓术概念开始使用,弹弓术在借鉴古代礼射思想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礼仪的规范与标准化,同时在技术动作的标准化上更具现代化特色,并融入更多的民族传统文化特色。2009年,弹弓术为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名为“传统弹弓术”,后被列入海淀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起源:

从弹弓到兵器

传统弹弓指的是用弓打弹丸的弹弓技艺,这一名称的确定主要是区别于人们一般认识中小孩玩的“Y”字型弹弓,但又保留了弹弓的历史名称。弹弓是一项古老的技艺,原始群居时代,人类为了生存、为了防御野兽的侵害,我们的祖先发明了弹弓,后又发展成弓箭,由弓箭又发展为弩。据说在我国原始社会的“三皇”(伏羲氏、燧人氏、神农氏)年代就有了较完善的弹弓。另外在古代传说中,泰山诸神爱好狩猎,其猎必用弹弓。

中国古代认为“弓生于弹”,即认为弓箭的产生与弹弓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甲骨文中,“弹”的写法是一张弓在弦的中部有一个小囊,用以盛放弹丸,表达人使弓上之丸弹出之意,这足以说明弹弓的历史非常久远,其传统文化的底蕴更为深厚,而今已鲜见弹弓活动的存在又使其增添了一层更为神秘的色彩。

传统弹弓术传承人岳庆利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传统弹弓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观点认为,在没有土葬的古代社会,家里的老人离世后会用毛草包起放到野外,后来子女不忍心父母遗体被野兽所食就用弹弓来守卫去世的亲人”。

“在古代社会,传统弹弓术主要用于表演和看家护院,因为具有一定的杀伤力,也曾是义和团作战时所用的兵器。但从历史记载来看,弹弓术并非是一种常见的兵器,弹弓术虽然具有一定的杀伤力,但却不及射箭的杀伤力强。”岳庆利表示。

特色:

人弓合一 松弛有度

由于复杂的技艺和有限的杀伤力,传统弹弓术并未成为古代军事制式的装备,只是成为了一种表演形式和武学技艺流传至今。岳庆利介绍称,传统弹弓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技艺,在目前的文献记载中,几乎没有看到其他民族使用弹弓术的历史。

现代弹弓术在古代弹弓术的基础之上,在发展过程中具表演性的功能。岳庆利表示,现代弹弓术讲究的是动作与身体、弓与人之间的高度和谐。要求人的精神高度松弛又要高度专注,做到松弛适度,体现人心静如水的境界。表演时,动作设计简约而规范,形成了弹弓术特有的节奏特征。

“弹弓动作的过程是柔,结果往往是刚,过程和缓持重,而结果又孔武有力,这是弹弓术表演最大的特征,也是讲中华文化中刚柔相济之美的最佳体现。”岳庆利指出,弹弓术动作的刚与柔互为主辅,再加之瞬间出弹后的韵味美共同构成了弹弓术运动的柔和与力量之美。

对话传承人:

走进校园口授身传

自古弹弓术就是以师徒形式传承,弹弓的传授一般要求徒弟在武术的修炼上达到一定的水平,武德好,才有选择性的口传身授。

当代武术家、北京体育大学教授门惠丰曾在1954年跟随武术家吴子珍学习弹弓术,为使弹弓术这一技艺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门惠丰决定将保密了半个多世纪的传统弹弓术无偿传授给学生,这意味着断代半个世纪,并消失了半个世纪的弹弓重新展现于世人面前。

2005年10月,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弹弓队成立,近70岁高龄的门惠丰亲自任教,岳庆利担任整个弹弓队的具体负责人,负责日常训练的组织与继承创新,成为门惠丰弹弓技艺的第一个传人。

随后,由岳庆利带领的弹弓队参加了第七届和第八届民族运动会,弹弓队在民族运动会上的精彩展示让不少观众都眼前一亮。第八届民族运动会结束后,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开设了弹弓术选修课,向武术学院的学生们开放学习弹弓术这门古老的非遗技艺。岳庆利表示,弹弓术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考虑到安全问题,目前向有武学基础的学生开放课程。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少学生都对传统弹弓术很感兴趣,许多学生在选择选修课时往往把传统弹弓术当做了儿时玩过的‘Y’型弹弓,上课后却发现两者之间的区别,学生们在学习弹弓术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强烈的传统文化气氛。作为一项技艺,学生们在短时间内无法把传统弹弓术学精,但这项传统技艺的精神和内涵却印在了学生们的记忆之中。”岳庆利说道。

北京商报记者 宗泳杉 实习记者 杨雅

【以上内容转自“北京商报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如需转载请取得北京商报网站许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 3976DBC

责任编辑: 3976DBC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